点击上方
小基快跑
可以陪聊哦!
乐视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本周一(7月17日),乐视网的临时股东大会开了15分钟就匆忙结束。
会场外,众多供应商讨债声沸沸扬扬。新任大股东孙宏斌离场时自嘲像“地下党”。
墙倒众人推。
除了讨债的,还有舆论讨伐的,知名投资人、腾讯五位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在朋友圈声称:乐视是典型的庞氏骗局,看不出来的人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职业操守有问题。这条微信内容被马化腾、徐小平等人点赞,并火速刷屏: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曾李青是马后炮,是落井下石,要是一年前能看清乐视,算他有点能力。
其实早在2年前,2015年6月24日,曾经戳破“蓝田”神话的刘姝威发布了《乐视网分析报告:烧钱模式难以持续》,质疑通过烧钱圈用户的乐视,最终会把自己烧死。但当时众多业知名人士纷纷吐槽:刘姝威老矣,不懂互联网企业。
微信公众号全球IT资讯2015年6月24日发布的 《刘姝威质疑乐视引网友唏嘘:传统思维已落后于整个时代》,记录了当时吐槽刘姝威、为乐视网站台的各位大佬的点评:
知名媒体人迟宇宙:
我无意冒犯刘老师,我甚至不愿写这样一篇文章。它有悖于我的基本原则:与相同专业的人辩论。我的专业是写作,而刘老师的专业是财经分析,尽管她所来意成名的“蓝田”报告并未展示出足够的专业性而更多依靠勇气和良知取胜。
然而,当刘老师对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分析,依旧遵循着工业时代的逻辑,依旧使用着格雷厄姆以来的传统分析工具,依旧信奉那些对互联网公司早已失真的指标,依旧与那些三流分析师一样,使用着不准确的数据和断章取义时;
我开始怀疑,工业时代造就的明星是否还应该在互联网时代获得尊重;或者说,他们所坚持的怀疑精神、所赖以自尊自重的操守,是否因为镁光灯的照耀、公众的恭维、媒介的尊崇,而形成为傲慢与偏见。
我尊重、敬仰对蓝田股份发出怒吼的刘姝威老师;然而她对乐视网的分析报告,确实大失水准,甚至有可能被认为充斥着情绪宣泄。
这样一份报告的出炉,意味着某种告别。偶像的黄昏。对我来说,确是如此。
自媒体人信海光:
当刘姝威说要捅破乐视神话的时候,听众还是蛮期待的,但今晚刘姝威的文章终于发布出来,却完全不是预料中的样子,内容平平,只能用“没有什么”来形容——至少我周围的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
有朋友评论说,读了刘姝威的报告,乐视哭的心都有了,躲在地洞里等轰炸,结果等来三张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尽管刘姝威的良知和勇气仍在,但她分析互联网公司的专业知识却没跟上世界前进的脚步,她指出了一些问题,但基本上还是拿看传统企业视角来分析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公司,以旧理论来衡量新事物,而且她多半没有用过乐视超级电视。否则怎么会拿摩尔定律去衡量电视业呢。
刘姝威还质疑了乐视网实施“通过销售乐视TV,扩大用户规模”的“烧钱”模式,问乐视网的投资者们是否愿意为乐视网“烧钱”继续提供资金?在国内外,被“烧钱”模式烧死的公司已经不少了。
但事实是,在互联网业,资本对公司为了追求长远价值而付出的容忍度与传统行业是远远不同的,不止是乐视,其实太多互联网公司都对盈利问题"漠不关心",与高速扩张相比,在盈利问题上,大家都是"慢性子"。
美国的亚马逊亏损了七年,中国的京东到现在已经10年了还没盈利,去哪儿网创立10年上市2年也没盈利,而且根本不打算近期盈利,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资本需要的逻辑是不一样的,这已众所周知,不需要质疑了。
刘建宏(注:前央视主持人):
在中国想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不容易,要时刻被怀疑成奸商,要时刻承受各种政策管控的危险,要时刻接受所谓专家的质疑。
过往三十年许多企业家有原罪,但那早已经是过去的一代,更何况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他们的贡献和努力。
而如今,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正在担起创新发展的重任,他们在怀疑非难甚至是陷害中艰难前行。
你不看他创造了什么?他在追求什么?他在僵化的体系里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却非得脱离实际,用所谓的规律衡量一切。
世界是实干家干出来的,从来不是理论家说出来的。
以下再转发一些来自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评论:
“乐视和蓝田最大的不同是,刘姝威看明白了蓝田造假,但没看明白乐视在干什么”
——陈雪频(注:智慧云创始人、CEO)
“万众期待之中,刘姝威教授发布了《乐视研究报告》,可惜是个哑弹……现在是贾跃亭们的天下,也是我们的天下。主角、话语权都在进行巨大的迁移——抵抗是没有用的”
——王冠雄@重创新(注:知名自媒体人)
2年后,债务缠身的乐视“不证自明”。
不知道各路牛人、大V是否后悔当年力挺乐视,并立帖为证?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牛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
投资江湖历来鱼龙混杂,很多骗局起初如神话般美丽,让人怦然心动,也让人防不胜防。
每当这时,让我们牢记索罗斯的一句话: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戳我
小基快跑
轻思考、微幽默的投资那些事
▪